首页 >行业

诺和泰®新增慢性肾脏病适应症,开启GLP-1RA糖尿病肾病综合管理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5-07-19 03:00:12 来源:美通社-2a141630be495e44228fa7cff7b44e1c 

北京 2025年7月18日 /美通社/ --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增慢性肾脏病(CKD)适应症,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获批用于降低伴有慢性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eGFR持续下降、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中国有约1.48亿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T2DM)超过90%[1],T2DM患者中的CKD患病率约为三分之一[2],[3]。CKD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5]CKD一旦合并T2DM,不但肾脏疾病进程进一步加速,死亡风险亦显著增加[6]

过去20年,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有限。最新国内外指南一致强调,包括代谢控制在内的综合管理有助于改善CKD&T2DM患者的心肾损伤,降低临床结局风险[7-9]

驱动革新—— GLP-1RA 奠定 CKD&T2DM 潜在 第四治疗支柱

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此前已在中国获批用于饮食运动、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不达标的成人T2DM,及降低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并在心血管结局试验SUSTAIN 6研究[10]中展现出潜在肾脏保护作用:可降低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高风险患者的肾脏复合事件风险达36%。

FLOW研究[11]是GLP-1RA首个且目前唯一*的肾脏结局试验,结果证实诺和泰®1.0 mg在约95%的患者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治疗,16%的患者接受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治疗的基础之上,不仅进一步降低CKD&T2DM患者的主要肾脏复合事件(eGFR持续降低≥50%、持续性eGFR<15 ml/min/1.73㎡、起始长期肾脏替代治疗、肾性死亡或心血管死亡)风险达24%,同时显著延缓eGFR下降速度(年下降速率较安慰剂降低1.16 ml/min/1.73㎡)、改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达18%,实现了代谢与心肾的综合获益,驱动GLP-1RA成为CKD&T2DM患者肾脏保护的潜在支柱,有望进一步推动未来指南更新[12],[13]

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作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同时具有降糖、心血管和肾脏三大适应症的GLP-1RA,兼顾改善肾功能(如UACR水平)、延缓eGFR下降、减少心肾事件及综合改善代谢的多重获益[11],一周一次不增加低血糖风险[11],轻至重度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亦均无需调整剂量[14],可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心肾代谢获益与长期守护。

张克洲 诺和诺德大中国区医药和质量部企业副总裁

"此次诺和泰®慢性肾脏病适应症的获批,标志着中国糖尿病肾病治疗增加了新选择。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覆盖降糖、心血管和肾脏三大适应症的GLP-1RA,诺和泰®不仅填补了此类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更通过心-肾-代谢综合管理,为患者提供了‘一药多效'的管理方案。我们始终以科学为引领,未来将继续深耕慢性疾病领域,加速引入更多突破性疗法,助力提升中国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周霞萍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

"深耕中国三十年,诺和诺德始终以‘驱动改变,携手战胜严重慢性疾病'为使命。此次诺和泰®新适应症的获批,是我们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管理领域的又一里程碑。中国有超过1.48亿成人糖尿病患者,其中近三分之一合并肾脏疾病风险。我们期待通过这一适应症的获批,为患者构建健康防线,让更多中国患者受益于全球医药创新成果。"

关于诺和诺德

诺和诺德公司成立于1923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总部位于丹麦。立足于在糖尿病领域的百年传承,我们的使命是驱动改变,携手战胜严重慢性疾病。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引领科研突破,扩大公司药物可及性,并致力于预防及最终治愈疾病。诺和诺德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7.74万名员工,向全球约17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诺和诺德中国官方网站:http://www.novonordisk.com.cn

*截至2025年7月

免责声明

本新闻稿仅用于传递相关前沿科学信息和市场资讯。本新闻稿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推荐、推广或广告。读者不应参考、依据或依赖本新闻稿的任何内容,作出购买、使用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任何决定。如读者有药物或治疗方面的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本新闻稿含有关于诺和诺德产品的前瞻性信息,该等信息的有效性仅截至其发布日期。诺和诺德无义务就由于新信息、未来事件、事件进展或其他原因产生的任何变化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对于因使用、依赖本新闻稿中包含的任何信息或任何信息遗漏而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任何损失,诺和诺德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转发、使用或以其它方式处理本新闻稿中的信息前,相关行为人应负责确保其行为符合所有相关国家或司法管辖区的任何适用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任何由于引用、转载、编辑或通过其它方式使用本新闻稿中所含信息而产生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的后果,均由相关行为人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诺和诺德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建议相关行为人在转发、使用或以其它方式处理本新闻稿中的信息前审慎评估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的意见。

特此声明。

参考文献:

1. IDF Diabetes Atlas, 11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25

2. Lixin Shi, et al. JMIR Public Health Surveill. 2024 Aug 30;10:e54429.

3. Weiping Jia, et al.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5 Jan 11;55:101463.

4.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基层管理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2):146-157.

5. Joachim Jankowski, et al. Circulation. 2021 Mar 16;143(11):1157-1172.

6. Nichols GA, et al. BMC Nephrol. 2020 May 7;21(1):67.

7.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KD Work Group. Kidney Int. 2024 Apr;105(4S):S117-S314.

8. ADA. Diabetes Care. 2025 Jan 1;48(Supplement_1):S1-S352. 

9.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40(6):455-461.

10. Marso SP, et al. N Engl J Med. 2016;375:1834-1844.

11. Perkovic V, et al. N Engl J Med. 2024 Jul 11;391(2):109-121. 

12. Naaman SC, Bakris GL. Diabetes Care 2023;46:1574-1586.

13. Zannad F, et al. J Intern Med. 2025 May;297(5):460-478.

14. 诺和泰®说明书,2025年01月09日.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