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活血健脑

脑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类,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19-07-03 10:21:10  来源:互联网

相信大家看到“脑缺血性疾病”这个词还是非常陌生的,但要是知道它所包含的种类,估计就会觉得熟悉了。脑缺血见于多种神经外科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如脑血管病、脑肿瘤等,也可见于心脏骤停、休克等全身性病理过程。那么,脑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类有哪些?日常如何护理呢?一起看看吧。

 脑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类有哪些?日常如何护理呢?

脑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类有哪些?

1、暂时脑缺血

包括短暂缺血发作(TIA)和可逆性缺血神经障碍(RIND)。前者指因暂时缺血,引起脑、视网膜和耳蜗等功能障碍,少有意识改变。症状持续数分钟,少数可持续数小时,但均在24h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后者的发病同TIA,只不过神经功能障碍持续大于24h,但不超过3周。如超过3周者,则属永久性脑缺血。

2、脑梗死

常起病突然,根据病情有稳定型和进展型之分,前者指病情稳定无进展,历时24~72h,又称完全性脑卒中。11%~13%患者起病隐匿,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影像学发现有缺血灶。

3、边缘型梗死

边缘区位于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之间和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分支交汇处。此外,小脑供应血管之间、基底节区、皮质下都有类似边缘区。这些区域主要由各大血管末梢支供血,最易受到缺血损害,形成从额叶到枕叶的镰形缺血灶。

4、腔隙性梗死

由小穿通动脉病损引起的脑深部微小梗死,占脑梗死的12%~25%。梗死好发于基底节区以及丘脑、脑桥、内囊和白质内,可隐匿起病、无症状或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意识状态和高级皮质功能不受影响。

脑缺血性疾病如何护理呢?

1、注意休息。自发性心绞痛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不宜外出;而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不宜做体力活动,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并避免情绪激动。

2、恢复期患者应适当活动,不宜长期卧床。因为长期卧床会使冠状动脉脂质沉积加重,管腔更加狭窄,加速病情恶化。

3、饮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过饱过饥,纠正偏食等不良习惯。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肥肉、内脏等,少食用植物油减少醇类饮料,如高度白酒、烈性酒,少量饮啤酒、低度酒等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尤以苹果、桔子、西瓜、茄子、鲜藕、大白菜和菠菜等为宜。减少刺激性饮食,如胡椒、洋葱等。

4、严格控制体重。超重者要限制糖类,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瘦肉、鱼虾等,摄入低热量饮食,热量控制在每天2000~2200千卡。

5、严格注意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劳逸适度,无明显症状可正常工作,但伴有心绞痛的冠心病,应适当休息,减轻工作量,如发生心肌梗塞要立即住院治疗。

另外,对于脑缺血性疾病,如脑梗死该如何治疗呢?脑梗死属于中风的一种,治疗中风时可以服用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生脉胶囊是由灯盏细辛、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灯盏细辛主要成分是野黄芩苷,能抑制炎症介质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脑出血后神经组织炎症反应,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从而改善脑出血灶周围神经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具有扩张微动脉、改善心脑供血,降低血浆黏度、增强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代谢、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人参、麦冬、五味子为经典中药方剂生脉散,其中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麦冬具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通过其抗氧化作用抑制钙离子跨膜流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防止“血瘀”证的发生,具有抗血栓、改变血液流变学作用。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具镇静、催眠、抗惊厥、保护脑神经细胞,促进脑内蛋白质的合成及改善智力、体力的作用。

三药共用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可提高机体应激反应能力,保护脑细胞,加之灯盏细辛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符合中风病恢复期的病机变化,故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活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以上是对“脑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类有哪些?脑缺血性疾病如何护理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了。在生活中如果出现脑缺血性疾病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否则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标签:临床分类 脑缺血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