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大抗癌药研发力度 推动专利药供应保障
发布时间:2018-08-16 16:08:33 来源:互联网
8月6日讯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新药专项”)于2008年启动实施。新药专项是以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任务型科研项目,截至2017年底,已立项课题1700余项,专项支持的包括抗癌药在内的一大批品种获得新药证书,有8个抗肿瘤药获得1类新药证书。其中,专项产出的部分品种已经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从国家卫健委了解到,除了对创新药物的支持外,新药专项还对临床急需的大品种给予支持,改造200余种临床急需品种,涉及国家基本药物80余种,药品质量大幅提升。在专项支持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的源头创新,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紧密结合、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网格化创新体系。
在鼓励药品创新的同时,国家药监部门还继续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逐步提高已上市药品质量。例如,出台一致性评价工作文件36项,明确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发布参比制剂目录16批,公布5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目录,有57件申请通过一致性评价,制定发布在临床上可以与原研药品相互替代的药品目录,即《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
在抗癌药供应保障方面,根据《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相关部门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2015年10月,建立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部门协调机制,启动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2016年5月,公布首批谈判结果,治疗乙肝的替诺福韦酯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种谈判药品的采购价格分别降低67%、54%、55%。2017年2月,这3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截至2017年底,为患者减少支出2亿多元,用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明显提高,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切实增强。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药品招标采购政策由国家医保局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
目前,公立医院实行药品分类采购。对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多家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和非专利药品,
相关阅读
- 独家专访 | 宋重阳: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 第17届中国成长型医药企业发展大会,联盛医药集团收获满满
- 第17届成长大会,联盛TDDS核心产品酮洛芬贴片,荣膺年度卓越品牌榜单
- 积大制药打破传统品牌推广模式,做不一样的零售学术
- 积大药业荣获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品牌,是患者的可靠选择
- 南京地铁第三季垂直马拉松赛程过半 4.6万人参赛,第一名“跑”了9万多步
- 开赛一周,3万人参与英太青杯南京地铁第三季垂直马拉松
- 英太青杯南京地铁第三季垂直马拉松火热进行中!90后攀登达人分享比赛收获
- 健步走楼梯,万元大奖等你拿!南京地铁第三季垂直马拉松精彩启幕
- 国药太极急支糖浆荣登中国医药•品牌榜 多个拳头产品上榜